English

声乐教育启明星

1999-09-18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李 韵 本报通讯员 金 迈 我有话说

前不久,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喻宜萱可谓双喜临门:9月6日晚,吴雁泽、李双江、黎信昌等著名歌唱家相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,为他们的老师——喻宜萱教授九十华诞而放声高歌;9月7日上午,喻宜萱教授又在家中迎来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。李岚清送上鲜花,向她致以教师节的问候,并祝生日快乐,热情称赞她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。

喻教授是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,更是新中国第一位声乐教育家。她从事声乐教育半个多世纪,尤其是在新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院校——中央音乐学院的第一任声乐系主任的位置上,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,对新中国音乐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
耄耆之年的喻教授对半个世纪前的事至今记忆犹新。早年她曾在美国专门从事美声唱法的学习和实践,并享有很高的声誉。抗战时期,她日夜牵挂着祖国的安危,冒着敌人的炮火,辗转回国。40年代,“管夫人”(即喻宜萱)的名字风靡全国。她当时就主张:“中国人要唱中国自己的歌曲,但可以借鉴西洋科学唱法”。她首唱的《草原情歌》和《跑马溜溜的山上》,在群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,至今仍为人称道。

1949年秋季,正在欧洲考察的喻宜萱听到了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,激动不已,她不顾友人的挽留和敌对势力的谣言,几经周折,终于在1949年10月10日踏上了祖国的土地。祖国没有忘记她。11月,她就参加了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演出,并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。不久,她又应邀在北京为亚洲妇女大会的代表演唱《黄河怨》,成为“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演唱这首歌的人”(冼星海之女冼妮娜语)。同年12月4日,她应邀出任刚刚成立的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,从此开始了在新中国漫长而又辉煌的声乐教育生涯。

新中国刚成立时,高等音乐教育是一张白纸,喻宜萱和同事们一起,克服重重困难,开始了艰苦的创业。乐器缺乏,他们便因陋就简;没有教材,他们就自己编译。在她的领导下,声乐系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,完备了教学体制;在她的主持下,系里陆续编译了《中国独唱歌曲》、《西洋歌剧咏叹调》等教材及《法国艺术歌曲歌词集》等参考资料,填补了新中国声乐教材的空白。对于师资建设,喻宜萱始终认为:“教师一定要一流的”,在她的倡导下,一批批高材生留校任教,使声乐系的师资队伍得以不断优化、壮大。在学术研究方面,喻宜萱孜孜以求,撰写和翻译了六七十篇有关声乐教学、演唱技巧的学术论文。50年来,她一心扑在声乐教育事业上,广泛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,加上自己的创造,形成了一套具有特色的理论体系,并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富有成效的。她的实践和经验对全国音乐院校向规范化、现代化、科学化方向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